Jan 14, 2010

高鐵

工作關係, 每星期差不多都要到廣州一次. 現在乘直通車, 每次來回約為四小時. 加上開會時間, 一天就不見了.

我是支持高鐵的. 能把車程縮短至48分鐘, 那是多於一倍的效率. 把車站建於錦上路的話. 再轉車到市區, 將48分鐘變回兩小時. 那就不起好了.

香港, 甚或世界發展都要北望神州. 能貫串大陸的鐵路, 沒有理由是件壞事. 香港作為大陸的門戶, 不建高鐵會影響競爭力, 也不是天文科學的難以理解. 大陸的客戶, 用大陸的公司, 理所當然. 地埋上縮減不了距離, 但時間上可以, 那就是香港的本錢.

跟盧冠庭一樣, 純粹個人立場. 他為的是環保, 建設就是破壞. 我看的是生活, 無生意就是食屎. 講完.

你愛唔愛我 …

你愛我就要打電話俾我;

你愛我就要送花俾我;

你愛我就要洗晒以前情人的短訊;

你愛我就要生仔;

你愛我就要煮飯;

你愛我, 我叫你跳樓你都要跳 … 你唔死, 我就死俾你睇.

五區總辭總給我一種俾情人屈的感覺. 以死要脅. 民主我是支持的, 普選我也不反對. 但以一種你唔愛我, 我就死俾你睇的態度去實現這件事, 本來一件好事, 突然間變得很討厭. 愛就要愛晒, 唔愛就一滴都不能要. 這是暴力. 就如去茶餐廳, 點A餐, 跟餐一定要紅湯, 轉白湯就要散叫. 那是要摑的. 若果公投真的事成, 我也搞不好要怎樣投. 香港是需要多元化的聲音. 為此我是想支持所謂泛民. 但討厭被屈的我, 實在是千萬個不願意. 想到投票日, 選情告急的叫囂, 未選心已經煩了.

80後

要將人分類是一件很難的事. 大家背景有異, 要一竿篙打一船人, 那竿篙可真的要夠大. 但媒體為方便解說, 總會為不同界別加上標籤. 繼電車宅男後, 現在流行的是80後.

第一次聽80後是跟大陸同事公幹, 用餐時閒話家常提到的, 轉眼已經是年多前的事. 同桌有兩位資歷較深的前輩, 另一位是剛畢業的年青人. 對話的內容我沒有記得很清楚 (忙著吃餃子). 大抵就是說年青人機遇多. 以前有書讀已經很難得, 大家都只會拼命的念. 現在教育的普及, 讓年青人多了選擇. 一子政策也讓父母給了家中瑰寶前所未有的自由. 孩子多談了理想. 在大學五時三刻轉科的例子也越來越多云云.

80後在大陸是個較明顯的現象. 70年代, 大陸還活在文革的陰霾中. 80後, 改革開放, 經濟高速發展, 生活完全顛覆. 80後在大陸是切實的一種改變. 從社會到自身的.

香港呢? 70跟80的分別大不過唐山大兄跟葉問; 紅白機跟playstation. 籠統的叫新一代香港人為80後, 就像是一個為講故事而創作的標籤, 跟哈比人無異, 無中生有. 反抗是年青人的專利. 80後好, 70後也好. 不滿社會, 決意要改變一切的憤怒, 年輕過的就會經歷過. 先不談訴求的素質, 但不見圍攻立會的就只有80後. 又或者80後就一定反對高鐵.

給社會現象一個標籤, 仿佛讓大家更認識事情的原由, 但其實卻是把問題表面化.

我79年生. 30歲. 日子上我不是80後. 意識形態上我不知道. 因為我不相信80後在意識形態上有何意義. 無聊. 空洞.

八百米

聖誕節跟三五知己去了上海. 不為何事, 只求輕輕鬆鬆小休數天. 沒有想到的景點, 只要酒色財氣, 夜夜笙歌. 比較遊客的行程, 就只有到了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觀景台俯瞰上海夜色.

觀境台處於一百零一樓, 盡覽黃埔江. 周邊都被玻璃包圍, 滴風不入, 理應是萬分安全. 但別出心裁的是它連地板也有是用玻璃造的. 往下看就是馬路, 與你相距五百米的馬路.

我一直相信自己是沒有畏高的. 但在一百零一樓往下看, 我的腿是有酸了一下的.

年紀越大, 很明顯膽是越小. 以前玩機動遊戲是衝著去的, 乘跳樓機會裝怕亂叫. 現在有一半的叫聲其實是出於真心的. 或者是意外聽太多, 又或者是終於發現生命太寶貴. 越明白, 越小心. 遊玩是, 事業, 愛情, 生活亦然. 安穩蓋過冒險. 不去踏玻璃, 錯失外面的風景.

縱然杜拜塔是純野心的表現, 無無為為. 但在還沒有老到要步步為營之時, 我都希望有機會站到塔尖, 從八百米的高空看世界.